#信任與尊重不是靠位置決定而是自己贏取
諮:「主管說對業務就是要強勢,才能管理他們。所以我用幫助的角度出發是不是錯了?」
我:「你是業務的主管嗎?」
諮:「不是,但我們行銷會負責市場規劃、產品分析,然後訂定業績,並想辦法讓業績達標。」
我:「所以,不論是強勢的管理,或是幫助的角度,目的都是為了讓業績達標,對吧?」
諮:「對!但我主管一直覺得我太溫和不夠強勢,這樣會被業務牽著鼻子走。」
我:「他說的或許沒錯,但現在的你要立即變成那個樣子又有困難,所以才會感到痛苦對吧?」
諮:「對啊!我該怎麼辦?」
首先,主管沒有問題,業務同仁也沒有問題,只是他所面對的「情勢」較複雜,沒梳理的情況下要處理自然感到棘手。進公司不到一年,就被轉到公司的主力項目負責行銷,儘管有其他更資深又了解產品的業務同仁想爭取,主管卻還是選擇了他。所以,一到新職務,就要面對比他還熟悉產品的業務們,還有當初要爭取同個位置的同仁,而主管又要他「強勢」管理;這對還不夠熟產品、又沒業務經驗的他自然壓力山大,在新的一年還不滿一個月時就快信心全失。
於是,帶著他進行角色分析,目的是換位思考,好先解開自己心中的結。
#主管
既然沒有選擇另一位資深的人,就表示他更得主管的信任。儘管自認能力還不夠,可是主管的選擇已說明了一切。畢竟專業知識可以培養,但態度換來的信任難以取代。既然選擇了,自然希望中選者能盡快上手有所表現,好讓其他人信服自己的決定。因此會有各種期許、勉勵、責備、要求接踵而來,可謂愛之深責之切。
#業務
各個比他資深,反應迅速,同仁爭取的位置又被他搶走,表面上或許要聽行銷,但在這種情況下別說管理了,在他們心裡可能連平起平坐都不到。想像,每天被業績追著跑,壓力已不小,還要聽一個不比自己懂的人指導;自己該怎麼成為助力,而非壓力與困擾?
#自己
我們“最終負責”的對象是公司,不是主管也不是同事。所以回到工作本身,做好產品分析、市場規劃,協助業務完成業績目標才是一切的重點。儘管主管期待他硬起來的管理方式,讓他倍感挫折,但目的也是為了完成業績目標;而業務的工作,也是要完成業績目標。因此,大家的目標本質都是一致的。
輔導的過程,他做事謹慎仔細拼盡全力,敬業態度可是百分之二百,也理解主管為何選擇他。所以,回到自己與工作本身是第一,向上與平行管理是第二。做好第一項,第二項就變簡單了;但若連第一項都做不好,第二項也不用想了。
最後我跟他分享「態度是正負,能力是分數」
員工分四種:態度好能力強、態度好能力不足、態度差能力不足、態度差能力強
+態度好能力強,給舞台讓他去打仗 (+100)
+態度好能力不足,給培訓讓他變更強 (+50)
-態度差能力不足,檢討用人改善招募 (-50)
-態度差能力強,破壞力強絕不能留 (-100)
所以,對企業的影響,態度好能力50也是正50,態度差能力100卻是負100,因此不需只覺得自己不如人,反而要相信自己還有加50的潛力。以此心態,加強專業贏得同事們的尊重,回報主管的信任,更重要的是贏回自信心!
#生涯健檢